首页 - 品牌代理 > 吐火罗(吐火罗品牌是不是名牌)

吐火罗(吐火罗品牌是不是名牌)

发布于:2022-12-20 作者:沫沫 阅读:85

今天给各位分享吐火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吐火罗品牌是不是名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吐火罗的国土领域是哪里?

629(或630)年玄奘行经该地,记吐火罗故国领域:东起帕米尔,西接波斯,北据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地区。

吐火罗人的起源和迁徙(文摘)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起源于西亚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吐火罗人究竟什么时候迁入新疆的? 吐火罗文化又是新疆境内哪一类考古文化? 为此,我们初步分析了公元前2000 年至前1500 年间在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终于发现解读吐火罗人起源的关键是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这个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其中一支向东迁徙到阿尔泰山南麓,并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从后者分化的一支南下楼兰,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而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

…克尔木齐文化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首次揭示了阿尔泰山南麓古代文化与里海- 黑海北岸颜那亚文化之间的联系。公元前2000 年或早期时候, 克尔木齐文化在阿尔泰山、天山地区初步形成, 北起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 南至巴里坤草原。现在看来, 月氏人是一直留守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人的后裔, 随着中亚草原部落的游牧化, 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游牧民族; 另一部分克尔木齐人南下塔里木盆地, 与当地羌人以及后来迁入塔里木盆地的雅利安人逐渐融合, 随着中亚绿洲文明的兴起, 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农业民族。

从中亚历史发展进程看, 天山南北的吐火罗化与月氏人称霸中亚有直接关系。匈奴兴起以前, 月氏人一直是西域霸主, 就连匈奴太子冒顿都得送到月氏王庭当质子。匈奴单于的称号“头曼”和突厥可汗的称号“土门”皆源于吐火罗语tumane , 意为“万户长”。 看来, 月氏统治下的匈奴和突厥部落首领必须得到月氏王的认可或册封, 吐火罗语大概就在这个时期成了西域官方用语或通行用语。人们不禁要问, 吐火罗人究竟是如何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呢?

雅利安人大迁徙与吐火罗人再度南下塔里木盆地

公元前1500 年,欧亚大陆面临一场更大规模的印欧人迁徙浪潮,史称“雅利安人大迁徙”。和以前入侵小亚、讲赫梯语的印欧人不同,他们讲雅利安语,故称“雅利安人”。公元前1450 年,他们驾马御车从中亚草原南下,首先控制了本来属于胡里安人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随后兼并叙利亚和伊朗山地,建立了近东历史上第一个雅利安国家———米坦尼王国。晚些时候,雅利安人分批南下伊朗高原,先后建立米底、波斯两个王朝。另一支雅利安人远征印度河流域,开创了印度文明史上的雅利安时代。

一般认为,公元前1600~前1400 年广布中亚草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就是雅利安文化。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近年不断发现安德罗诺沃文化遗物,证明了雅利安人的到来。天山南北这个时期发生的“多米诺骨牌式”民族迁徙运动,就是在雅利安人迁徙浪潮的强烈冲击下出现的。正由于雅利安人大举入侵,迫使另一批吐火罗人从阿尔泰山、天山南下塔里木盆地,形成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等绿洲文明。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在尼雅北方遗址采集到安德罗诺沃陶器,似乎有助于证明这一点。

吐火罗人南下天山之后,不可避免地与羌人直接交锋,不久便发生融合。两者相互融合的一个实例在天山南麓和硕县新塔拉遗址和曲惠遗址相继发现,今称“新塔拉文化”。这个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新塔拉文化遗物亦分两类,一类以筒形杯、带把石杯、玉斧等为代表,与克尔木齐文化一脉相承;另一类以双耳罐、彩陶残片、空首铜斧、粟粒等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天山北路文化。所以新塔拉文化实际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融合的产物。从时间上看,新塔拉文化比克尔木齐文化和天山北路文化晚二三百年,14C 年代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500 年左右。…

综合全文的讨论,似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 新疆境内年代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是分布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由于它和阿凡纳谢沃文化有明确的共存关系,时代应在公元前2200 年—前1900 年。该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后来称霸西域的月氏人应是一直留守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人的后裔;随着中亚草原游牧化,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游牧部落。

2) 奥库涅夫文化兴起以及辛塔什塔- 彼德罗夫斯卡文化的扩张,迫使一部分克尔木齐人南下楼兰,形成小河- 古墓沟文化。天山中部康家石门子双马神岩画地处于克尔木齐人南下楼兰的必经之地,其艺术风格与天山北路文化彩陶器的男女巫师图像如出一辙,创作年代应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

3) 雅利安人大规模迁徙浪潮,迫使另一批克尔木齐人南下塔里木盆地。他们和天山北路文化为代表的羌人以及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雅利安人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吐火罗系统农业部落,早期代表性文化有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

4) 匈奴兴起以前,月氏人一直是西域霸主,吐火罗语在这个时期得以推广,成为天山南北的官方语言或通行用语。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月氏人。

私の—小麦、驯养马、两轮马车、青铜、冶铁术、马鞍、马蹬、重装骑兵、轻装骑兵…总之、西向的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一体多元,漫天星斗”可以涵盖的吗?

吐火罗是什么意思?

吐火罗本是民族名,中世纪转为地名,亦作兜勒、吐呼罗、覩货逻,指乌浒水(今阿姆河)上游即缚刍河流域,以今昆都士(唐代活国)为中心的阿富汗北部地区。

吐火罗国的介绍

吐火罗既是民族名﹐也是地名,亦作兜佉勒﹑吐呼罗﹑货逻,希腊典籍中作Tokharoi,位于今天的阿富汗北部乌浒水(今阿姆河)上游即缚刍河流域。“吐火罗”一词可能源自吐火罗人的自称。中国唐朝以前称其为大夏,自唐朝开始称吐火罗。

吐火罗是哪个国家

吐火罗国是阿富汗古地名。

吐火罗既是民族名﹐也是地名,亦作兜佉勒﹑吐呼罗﹑货逻,希腊典籍中作Tokharoi,位于阿富汗北部乌浒水(今阿姆河)上游即缚刍河流域。“吐火罗”一词可能源自吐火罗人的自称。中国唐朝以前称其为大夏,自唐朝开始称吐火罗。

相关历史

吐火罗人(即巴克特里亚人)曾经相继受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萨喀人和大月氏王朝统治。公元前后﹐中亚大月氏王朝灭亡,吐火罗(即大夏)五部翕侯(大酋)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趁机统一吐火罗五部,建立贵霜王朝。

5世纪中叶﹐贵霜王朝灭亡于嚈哒人。563~567年﹐突厥与波斯萨珊王朝合力攻灭嚈哒帝国﹐吐火罗故国遂为突厥所有﹐突厥派通设﹑呾度设统治吐火罗故国。

629(或630)年,玄奘行经该地﹐记吐火罗国领域东起帕米尔﹐西接波斯﹐北据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玄奘到此地时﹐吐火罗分为二十七国,但总役服于突厥。吐火罗国多为土著人(农民),且女少男多。

8世纪初﹐大食东来﹐在萨珊王朝末代诸王﹑突厥和吐火罗国故地的君主与大食交战的时期﹐吐火罗故地的君主号为叶护﹐可能是突厥葛逻禄部的首领。大食进逼﹐吐火罗君主曾要求唐朝保护。8世纪中叶以后﹐大食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安史之乱时﹐曾有吐火罗兵助唐平乱。

13世纪后﹐吐火罗国一名逐渐消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吐火罗国

关于吐火罗和吐火罗品牌是不是名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吐火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